第5期
(总第696期)
由be365(以下简称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承办的“肝脏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6年2月29日至3月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主席由第二军医大学王红阳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宁光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王福生院士以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谢渭芬教授共同担任。来自国内29个单位的45位专家学者以及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与会专家既包括消化系统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者,也包括内分泌/代谢病学、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专家。
会议开幕式由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副主任徐岩英教授主持。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部长贺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院长郑兴东分别代表承办方致辞。王红阳院士代表医学科学部致辞,提出了本次战略研讨会的宗旨和要求,倡导与会专家从国家战略出发,围绕肝脏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凝炼出我国在该研究方向上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包括三个方面:(1)代谢性肝病;(2)肝脏炎症与肝纤维化;(3)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针对“代谢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议题,专家们围绕二者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开展讨论。王红阳院士首先以“代谢与肝病”为题作主题报告。她指出,围绕代谢异常与肝病风险、肝癌代谢重编程和代谢应激研究、肝病特异的代谢通路及其中关键酶的研究、肝脏代谢异常与氧化还原稳态、微生物代谢和激素代谢与肝病、靶向肝病代谢异常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开展深入研究,将为肝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宁光院士的“Menin在NAFLD进程脂肪沉积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研究”主题报告指出,NAFLD与多个系统的疾病关系密切,调控NAFLD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组分及其作用机制已成为新的关注热点,特别是深入研究肝脏代谢稳态的调控机制,进一步阐述影响肝细胞功能的调控网络,将为NAFLD和纤维化提供新的更有效的预防途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勇教授报告了IRE1α在代谢性疾病包括在脂肪肝以及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提出了有关内质网应激参与肝细胞损害等未来研究热点。上海交通大学贾伟平教授阐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在调节糖脂代谢和能量稳态中起重要作用。重庆医科大学阮雄中教授认为代谢性炎症是代谢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中心环节,可以影响糖脂代谢稳态。北京大学张炜真教授阐述了机体糖脂代谢中胃肠肝调节的相关机制和重要意义。复旦大学吴健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和肝癌发生的相关机制。山东大学马春红教授报告了深入研究慢性乙肝与NAFLD相互作用及其共同致病机制的重大意义。军事医学科学院姜颖教授就肝脏非实质细胞在肝脏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报告,认为研究其病理及功能变化将可能为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复旦大学刘杰教授在其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的肝病辅助诊断系统,认为该系统对慢性肝损害、疑难肝病诊断及代谢性肝病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研究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浙江大学厉有名教授指出,脂肪组织功能的异常可能参与了肝脏及全身脂代谢的异常。第四军医大学聂勇战教授的报告认为调控肝脏胆汁酸合成可影响肝脏纤维化进程。
在“肝脏炎症与肝纤维化及肝脏再生分子机制研究”的议题中,王福生院士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研究现状与挑战”为题作主题报告,认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是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的多种细胞之间互相动态演变的病理过程,是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期的一组全身性疾病。“消除病因”治疗是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甚至可以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已经发生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人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如何有效防止肝硬化基础上肝癌的发生与发展也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研究难点。谢渭芬教授作 “重视肝细胞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的主题报告,指出损伤肝细胞在肝脏早期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保护肝细胞应成为治疗慢性肝病主要策略,今后应利用谱系追踪等技术深入探讨肝脏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肝再生机制,加强肝脏代谢对全身代谢影响的研究,重视损伤肝细胞与肝脏其它细胞之间交互作用研究,并推动肝病转化医学的发展。吉林大学牛俊奇教授在其报告中总结了抗纤维化治疗的主要策略和关键靶点。安徽医科大学王华教授认为STAT3及相关靶基因在调控肝脏损伤和炎症以及肝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浙江大学梁廷波教授的报告证实了肠道来源的IL-18抑制肝部分切除后的肝再生,其作用机制与调控GPC3表达可能有关。桂林医学院何松青教授在其报告中强调通过调控补体通路中不同补体成分,达到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同时不损害(甚至改善)肝脏再生的目的。上海交通大学李海教授课题组初步筛选出与肝硬化基础上慢加急肝衰竭中肝细胞坏死与再生相关的分子调控元件。
围绕“肠道微生态对肝脏炎症的调控及治疗机制研究”这一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教授在“肠微生态-肠肝轴:影响肠肝病”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肠微生态影响肝脏免疫和胆汁酸代谢以及肠肝病的发生发展,肠稳态失衡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通过调节肠菌及其代谢物,影响肠病和肝病的进程。中国科技大学田志刚教授作“肠道微生态与肝脏免疫稳态及相关疾病”的主题报告,指出研究肠肝淋巴细胞再循环、寻找肠道微生态的关键菌群及代谢物、比对肠道微生态不同状态时肝脏区域免疫性状变化、研究肠道微生态变化导致的肝脏区域免疫失常与肝病的关系等将成为肝脏免疫研究的新领域。山东大学李延青教授和同济大学杨长青教授总结了肝-肠轴的研究热点,他们认为,肠道菌群产物引起了肝脏的一系列改变,而肝脏亦通过胆汁排泄影响肠道菌群本身的稳态,今后将重点围绕关键微生物物种、相关功能基因和代谢通路,重要风险评估模型、益生菌临床治疗与应用开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范建高教授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激素分泌及益菌作用,发挥抗炎及优化机体代谢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吕毅教授阐述了肠道微生物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相互关系。
在“肝脏免疫与炎症的相互作用及调控机制”的议题中,中山大学郑利民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马雄教授均强调了肝脏区域免疫微环境对肝脏免疫调控的重要作用,肝内免疫微环境失衡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之一,肝脏炎症进程、糖代谢途径等的改变对肝脏区域免疫微环境塑造的影响与调控意义重大。中国科技大学白丽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代谢重编程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代谢与免疫之间双向调节作用有重要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宁琴教授认为,免疫信号与细胞的代谢状态之间存在潜在联系,Treg有可能在肝脏的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暨南大学尹芝南教授强调γδ T细胞以及IL-27对肝脏炎症均有重要调控作用。苏州大学时玉舫教授的报告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需要在肝脏炎症反应环境下才能参与肝再生。首都医科大学李丽英教授认为,阻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受体CB1可有效缓解实验性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第四军医大学秦鸿雁教授明确了Notch信号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中去泛素化酶CYLD的表达进而调控NF-κB信号途径参与肝纤维化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廉哲雄教授认为,截断炎症刺激的正反馈循环,可提供有效的抗肝纤维化靶点。南京医科大学苏川教授认为肝脏血吸虫卵肉芽肿性免疫病理反应有自身特点,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与会专家针对我国肝脏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交叉合作、深入开展研究的领域与方向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目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一)肝脏炎症损伤修复的机制及干预策略:1. 肝脏各种细胞间交互作用对肝脏炎症损伤修复的影响;2. 肝脏免疫稳态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3. 肝再生的分子及细胞机制; 4. 肝纤维化逆转的机制研究;5.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指标的建立与应用;6. 肝脏炎症损伤修复与肝衰竭的治疗靶点及其转化。(二)肝脏代谢异常与炎症的关键科学问题:1. 代谢性疾病对肝脏炎症和免疫稳态的调控机制;2. 脂肪性肝病发生的细胞学基础;3. 脂肪性肝病关键节点蛋白及中间代谢物;4. 脂肪性肝病分子诊断标记物及干预、治疗靶点;5. 新型代谢性肝病动物模型的构建。(三)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炎症及代谢的关键科学问题:1. 肠肝循环(肠肝轴)的生理和病理基础;2. 肠道微生态影响肝脏代谢及炎症的分子和细胞机制;3. 肠道微生态对肝脏区域免疫微环境及免疫耐受的作用;4. 肝脏炎症发生发展中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干预策略。
研讨会促进了国内学者在肝脏炎症与代谢性疾病领域的交流,深化了对该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提出了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研究方向,为将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合作奠定了基础,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肝脏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