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 页 | | | 学部动态 | | | 学部概况 | | | 组织机构 | | | 资助概况 | | | 成果与进展 | | | 联系我们 | | | Q & A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最新消息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5年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会召开
be36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5年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会日前在北京召开。立项评审涉及材料、能源利用与建筑等三个领域。会议邀请了45位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其中包括8位财务专家。 会议由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车成卫研究员主持,他向专家介绍了重大项目定位、申请条件以及四个重大项目的立项评审情况。答辩分为四个组进行,专家评审组成员分别听取了答辩人的报告,经过认真质询和讨论,重大项目“多主相混合稀土永磁材料”、“热障涂层热力化耦合微观机理与微观结构调控 ”、“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传递与转换”和“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通过了专家评审组的审定。随后,财务预算评审专家组对上述四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经费预算评审,根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原则对项目的经费预算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重大项目“多主相混合稀土永磁材料”针对高丰度稀土元素在永磁材料中的应用,以多主相共伴生混合稀土永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控、矫顽力机理、以及磁结构、磁畴结构和拓扑磁结构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拟解决主相基元尺寸/形态和制备手段对多主相稀土永磁材料各相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的影响规律、磁体主相间交换耦合作用和晶界相/主相界面结构对矫顽力的影响机理、多主相系统的磁结构对磁各向异性和长程交换耦合性能的影响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开发新型稀土永磁材料至关重要,也是目前本领域内悬而未决的难题。 重大项目“热障涂层热力化耦合微观机理与微观结构调控”针对热障涂层剥落和服役性能不稳定问题,提炼出热障涂层热力化耦合损伤机理的理论模型、时空跨尺度评价方法、高性能热障涂层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以及涂层制备科学与技术等四个科学问题,旨在建立我国热障涂层失效分析、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理论体系,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重大项目“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传递与转换” 紧扣太阳能高效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太阳能高效捕获机理、太阳能转换中的传递规律、太阳能梯级匹配调控机制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拟系统建立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宽波段、广角性、偏振不敏感以及体吸收的太阳能高效捕获机理,并提出了需要阐明太阳能转换中的结构特性、温度效应以及界面传热等能量传递规律,据此可以构建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能量耦合原理与梯级调控方法,并提出可能的工程实证系统方案。 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 基于我国南海岛礁建设重大国策,针对我国南海海域属于极端热湿气候和南海海域常规能源匮乏等特性,提出针对南海极端“高温、高湿”气候和太阳能资源富集特征的系统研究方向,拟揭示高温、高湿和强辐射下建筑空间形态与室内流场、长波辐射场分布的耦合关系,以及高温高湿共同作用下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迁移规律,系统建立适应极端热湿气候的低能耗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和立适应多强场联合作用的围护结构体系和构造模式。通过试验示范建筑的建立和实测等系统手段,建立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构造设计、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成果落实到编制极端气候区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为南海军民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丁玉琴 王之中 车成卫 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