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Pangea的东亚重建”研究进展 日期:2014-12-3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项目批准号:41190070),西北大学赵国春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围绕古亚洲洋、原特提斯秦-祁-昆洋和古特提斯洋开启与闭合的时间和演化过程,在与Pangea 聚合过程密切相关的中亚造山带、中央造山系和古特提斯构造带的一些关键地段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古地磁和古生物综合研究,取得以下突出进展:

    1.确定古亚洲洋中-东段晚古生代离散型双俯冲带的存在,其最终闭合时间为270-240Ma;

    2.确定古亚洲洋西段曾经历过古天山洋晚泥盆世闭合和南天山洋打开及晚石炭-早二叠世南天山洋闭合的构造过程;

    3.确定了东古特提斯洋南段的最终闭合位置在昌宁-孟连-清迈-清莱构造带,最终闭合时间在~240Ma;

    4.确定东古特提斯洋北段龙木错-双湖洋盆在晚三叠世(215Ma);

    5.界定了原特提斯洋北部边界为古洛南-栾川带,南界为昌宁-孟连带;

    6.证实东昆仑北部构造带是昆北洋盆向北俯冲而成的早古生带岛弧和弧后盆地,不是中国南方大陆与北方大陆的最终拼合带;

    7.从柴达木、滇缅泰和印支陆块获得可靠的古地磁数据。

    3年期间,项目组共发表国际SCI论文65篇,并在2013年12月旧金山AGU年会上和2014年10月温哥华GSA年会上分别组织了题为“Reconstruction of East Asian Blocks in Pangea”专题,将5个课题组研究成果向国际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展示和充分地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2名研究骨干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名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约20名。

版权所有 be365地球科学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编:100085 电话:010-62327157 传真:010-62326900